7月5日,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北京市赛区复赛在黄播app
成功举办。本届大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清华大学作为承办单位,为赛事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支持与组织保障。经过初赛选拔,来自十多所北京高校的51支团队参加了本次复赛答辩,近200名高校学子参与其中。
本届大赛以““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转型目标,设置五大核心赛道:“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赛道、“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赛道、“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赛道、“其他自由选题”赛道以及“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赛道。赛事主要面向全国高校本科生,通过贴近实际工程的探索性实践,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

复赛阶段采用“线上函评+线下答辩”双环节评审机制。北京市赛区的线上函评已于7月5日上午结束。下午现场答辩时,参赛队伍根据赛道的报名情况分为5组,每组设答辩评审专家3人,并配备独立答辩会场与等候区。各团队依次进入答辩会场进行独立答辩,评审专家则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作品完成度、具体工作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成绩将在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官网公布,并据此评选出北京市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颁发获奖证书。

本届大赛于2024年12月17日正式启动,清华大学作为六家发起单位之一,深度参与赛事筹备与组织工作。黄播app
康重庆教授担任本届大赛指导委员会主席,于歆杰教授出任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兼仲裁委员会主任,朱桂萍教授和孙凯副教授分别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张品佳副教授担任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及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为赛事的专业性、公正性与规范性保驾护航。同时,为保障赛事有序开展,清华大学黄播app
牵头成立北京市赛区组织委员会,由张品佳副教授担任主任委员,统筹协调赛事筹备、评审监督及后勤保障等工作。从初赛的线上函评到复赛的线下答辩,组委会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每一支参赛队伍的成果得到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