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播app

En
  • 清华大学黄播app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黄播app 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黄播app 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黄播app 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黄播app 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黄播app > 本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11月15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主办,特变电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共同承办,黄播app-黄播直播平台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智慧能源与零碳园区分会、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的主题为“加快发展零碳园区,推动数智化节能降碳”的“2025工业综合能效大会”在天津市武清区成功召开。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副主席、IEEE Fellow 谭方东(线上),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梁建勇,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经济师兼中能智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清华大学黄播app 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杰,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秘书长任育杰,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儆等出席大会。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协会会员单位代表、行业企事业单位代表、媒体代表等一百四十余人参加会议。此次大会通过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视频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线上观看人数3500余人。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黄播app 副主任孙凯主持大会。

大会现场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对出席会议的专家、企业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会议主题与 "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绿色转型内容高度契合,当前工业能耗占全社会 60% 以上,提升综合能效意义重大。他强调,工业综合能效是系统性价值导向的能源观,已从单点节能转向全局协同优化,涵盖技术、系统、管理、结构四大层面,是实现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已推动 200 余个园区开展零碳示范建设,授权多家评价服务机构,部分园区能效提升超 20%。未来协会将聚焦标准引领、技术融合、协同生态三大方向,携手各方助力工业能源体系系统重构。

王小康会长

清华大学黄播app 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快速增长,我国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已由原15万亿千瓦时上调至18-22万亿千瓦时。通过降低数据中心PUE值及利用数智化节能技术,可有效控制用电需求。他强调,零碳园区作为关键载体,通过多能协同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能源精准匹配与碳排双控。清华大学团队正开展零碳园区系统规划、工业微电网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康重庆教授

主旨报告环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副主席、IEEE Fellow 谭方东作了题为《迈向全面电动化:超快充技术与广覆盖基础设施》的线上主旨报告,指出交通电气化是实现零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他表示,当前电动汽车在驱动系统、电池技术和制造成本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全电车性价比超越传统燃油车,革命态势已然明朗。针对充电焦虑,需结合家用充电、公共快充与光储充一体化微网充电站多元解决方案,并强调微电网是构建柔性、可控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单元。他展望,在轿车电动化基本攻克后,重点将转向中重型卡车、短途飞机及轮船等领域的电气化,最终推动整个交通系统迈向零碳未来。

谭方东院士

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梁建勇作了题为《“AI + ”刷新零碳园区建设新范式,智慧大脑重构节能降碳新生态》的主旨报告。他认为,零碳园区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其建设正迎来“AI+”新范式。他强调,国家层面已形成顶层设计、专项部署与标准支撑的完整政策体系,明确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能源生产、碳管理等环节。实践表明,AI技术已在风光功率预测、源网荷储协同、动态碳核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国内试点园区能效提升12%-18%,碳排放降低15%-40%。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引领、技术支撑与市场激励的发展体系,推动零碳园区向自主进化阶段跨越。

梁建勇主任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经济师兼中能智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在题为《政策驱动 数智赋能:零碳园区规划建设思路与数智化工具创新应用》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国家层面已明确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与重点任务,并配套了绿电直供、价格机制等关键政策。当前仅有少数园区具备建设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基础条件,需循序渐进推进。他提出“摸底-分析-方案-平台”四步规划法,并强调经济可行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最后,他介绍了电规总院自主研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模拟系统、智慧控制系统等数智化工具,这些工具已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和运营效率。

杨俊副总经济师

在年度成果发布环节,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作组副组长汪振发布了《新型能源体系下南网能源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他指出,全国4万多个园区贡献了80%的GDP和60%的能耗,建设零碳园区对推动产业升级、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至关重要。他强调应因地制宜推进,重点抓好能源结构转型与能效提升。此次发布的产品体系涵盖多能协同系统、深度节能方案及能碳数字化平台等核心内容,并在南网总部基地、天津力神电池园区等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为不同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零碳实践路径。

汪振副组长

在技术方案与产业实践分享环节中,特变电工(天津)智慧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监徐吉富、大航有能电气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侯小超、云储新能源市场总监毕敏强、北京清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潘昭光分别作了题为《特变电工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与发展实践》《面向城市园区级供能的“光储充氢”多元耦合微网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电源能量信息处理技术及其零碳园区应用》《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的分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多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案例与宝贵经验。

本次大会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大会的召开为零碳园区建设与低碳发展凝聚了广泛共识、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分享 ——

上一篇:黄播app 教授孙宏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下一篇:梁曦东教授荣获2025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关闭